专题报道
【喜迎党代会 启航新征程】把群众的健康放在第一位——记全市“新时代赣鄱先锋”县人民医院内一科主任 何晓维
何晓维,男,39岁,中共党员,县人民医院内一科主任,主治医师。这位有11年党龄16年工龄的共产党员一贯以其崇高的思想觉悟、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以及对医疗事业的无限热爱,周到细致地诊治每一位病人,在病人、同事和群众中享有较高的声誉。曾多次荣获“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等光荣称号。
恪守医德 廉洁自律
人们通常把医务人员比作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而何晓维更愿意把自己看作守护患者健康的白衣卫士。他总是说:“做医生,道德是第一位的,一颗真心实意为病人着想的心对病人来说,就是一剂良药。”他对前来就诊的每一位患者,从询问到检查,不放过每一个细节,以一丝不苟的严谨,精益求精的细致,确保每一位患者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治。他经常把科室当成了家,无论是值班还是休息的日子,病房里,病床前,总是能够看到他的身影。同事们都形容他:不是在科室里,就是在去科室的路上,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的病人们都说,看到何医生就如同吃了颗定心丸,心里踏实。
何晓维为患者倾注的热情,付出的心血,病人看在眼里,记在心头,许多人都要找一个机会表达一下谢意。可是,他们送出的“红包”或礼物,都无一例外遭到他的谢绝。2011年初,有一位病情较重的患者,一入院家属就塞给何晓维一个红包,并固执地认为医生不收红包就看不好病。几番婉拒并劝解无效后,为了使患者及家属安心治疗,他收下了红包,等到患者病情好转时,将红包里的现金打入了患者的住院账户。经过精心治疗,在该患者治愈出院时,他才告诉了患者,患者家属激动地说:“我以前听说住院要给红包,医生才会尽心治病,是何医生彻底改变了我对医院的看法,何医生真是个大好人,实在是位了不起的好医生呀!”
率先示范 勇挑重担
在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汹涌而来之时,何晓维当时作为内一科的副主任,他主动肩负起抗击病毒疫情的重担。除夕当天,接到医院需要发热门诊坐诊任务的时候,他毅然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时刻,初一上午安排好科室工作后,下午就投入到发热门诊诊疗工作中。第二天就向医院党总支请战,他表示愿意不计报酬,无论生死,为战胜新冠肺炎疫情,随时听候党和组织的调令,奔赴疫情抗击的最前线。在抗疫战斗中,他积极学习防疫相关知识,并组织科室同事多次学习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及防控方案,积极研究应对策略。他不惧风险,积极站到抗疫最前线,对病人进行摸排,对家属进行询问,竭尽全力救助每一位病人。他深知疫情可怕,但更可怕的是在无防护下疫情的隐性发展,督促科室同事对个人防护做进一步加强。最终对可疑的2例病人转移隔离,保护了普通病区的同事、病人及相关人员。
逆向而行 驰援随州
在单位接到需要抽调第二批、第三批医疗队支援湖北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紧急通知后,即使知道这次疫情有人传人的情况,知道有医疗同仁被感染的情况,知道自己进入疫区与可能随时出现的新冠病人的这种“零距离”的接触会有怎样的危险,何晓维没有半点的犹豫和退缩,主动找到院领导,要求报名参与湖北前线抗疫战斗,荣幸地成为365bet中文资讯网_365游戏中心正式版_365bet资讯端人民医院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长。在接受出发命令之前,他仍兢兢业业做好自己在人民医院的各项工作。
2020年2月10日,县人民医院第一批援助湖北的医护人员正式出发,按照结对援助规定,何晓维被派往湖北随州市中心医院。根据随州市中心医院的工作安排,他进入了疑似6病区,并以最快的速度熟悉了医院以及科室的相关程序及电脑系统操作,同时参与科室晚班轮班,把自己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为病人解除困惑、祛除病痛,为科室兄弟姐妹们分担工作任务。一个月以来,在科室主任的领导下,他先后全程治疗、出院、转院、转科病人11人,独值夜班五次,采集咽拭子数十人次。
虽然他所在的病区不是病毒感染确诊病区但他的工作相比确诊普通病区更复杂,除了常规的新冠治疗,咽拭子采集,还需要给病人做更详细的检查以及进行更深入的病情沟通。在他所全程管理的病人中就有最终诊断为肝癌、艾滋、冠心病并心衰、心律失常的病人各一例。一个月来,他和随州疑似6病区的兄弟姐妹们同舟共济,大家携手同行,圆满地完成了党和国家交给的任务。
2003年,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临床新医生,何晓维就积极报名参与抗战非典的医疗工作,但由于能力有限,最终未能如愿参与一线工作。面对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他以大局为重,视疫情如命令,视病房如战场,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把风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他人,忘我工作,竭尽全力发扬白衣战士的救死扶伤精神,发扬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精神,为广大党员和医务工作者作出了榜样。他舍小家顾大家,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了第一位,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充分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亮丽风采。